摘 要: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一个主要任务,基层组织在参政议政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质量是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主要任务。
关键词:民主党派 参政议政

中共中央1989年14号文件第一次明确了我国的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明确了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一个参加三个参与”,完整、准确地表述了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性质和历史使命,从此,参政议政成为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和主要工作。

一、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一个主要任务

提高参政能力,建设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参政党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许多方而的工作要做,其中一个重要的方而就是改进和完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参政党的整体功能,整合参政党内的各种资源,形成参政议政的合力。这其中也包括动员参政党的基层组织积极参加参政议政工作。但是多年来,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命题始终没有得到明确肯定,这必然会影响到基层组织以及广大成员参政议政作用的发挥,进而影响到参政党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在新形势卜要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突破惯性思维和固有观念的束缚,与时俱进,在理论和实践上积极进行新的探索。
   那么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有没有参政议政的任务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
   首先,参政党的基层组织是参政党的基本细胞、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参政议政是参政党的基本职能和主要任务。基层组织既然是参政党的工作基础则也必定是参政议政工作的基础,参政议政又是参政党的主要任务,因此基层组织最重要的一项任务也必然是而且应该是参政议政。参政议政是参政党的组织行为,不是一些成员的个人行为,如果作为参政党基础的基层组织不开展参政议政工作,参政党的参政议政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参政党要想在参政议政工作中有更大的作为,就要调动各级组织包括基层组织和广大成员的积极性,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整合,充分发挥参政党的整体功能。因此,作为参政党的基层组织,参政议政应该说是最重要的一项任务。
   民主党派成员都是工作在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领域的人才,有较高的知识层次、政治素质和参政能力。与各界人士有广泛的联系,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难点、热点都有亲身的体会,对相关领域的情况都有直接、深刻的了解,通过基层组织的参政议政活动,可以把更多的成员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建议汇总整理起来向上级组织反映,从中提炼出高水平的提案和建议。有了基层组织的积极组织和广大成员的积极参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工作才有广泛、坚实的基础。
   第二,从我们民进来看,实际上多年来许多基层组织已经做了大量的参政议政工作,丰富的实践已经为理论研究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根据我们的调研,基层组织开展参政议政工作有三种模式:
   1、在县或县级市设立的基层组织。在一些已建立基层组织但还没建立市委会的县或县级市,这基层组织已经直接以基层组织的名义参政议了。 这些组织虽然在会内是属于基层组织,不属于地方组织,但当地的中共党委和人大政府政协都把他们作为了政治协商的对象,这些基层组织及成员已经直接参加了国家地方政权和参与了地方大政方针的协商,可以说在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上和地方组织是基本相同的。
   2、按行政区划设立的基层组织。这种类型的基层组织我省基本上各市都有,有的是支部,有的是总支,有的是基层委员会。这些基层组织往往都直接和所在区的中共区委统战部密切联系,参加统战部召集的有关会议,积极提出对本区当地大政方针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的建议,并有许多会员以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身份直接参政议政,有的区每年还给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拨一些生活经费。这类基层组织的参政议政可以说介于直接和间接之间。
   3、其他类型的基层组织。这是数量最多的基层组织。包括按工作单位、按行业、按系统、按离退休设立或综合类的基层组织。这些基层组织可以通过“议政日”、“一支部一案”、“无主题座谈”、专题调研等各种形式开展参政议政工作,向上级组织上报社情民意信息、参政议政意见、建议、议案提案素材或草案、调研报告等,由上级组织汇总整理或进一步调研后向当地党和政府提出建议或向人大政协提出建议或提案,实现间接的参政议政。基层组织和会员的参政议政工作为民进市委级政协提案和政协大会发言多出精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开展参政议政工作也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基层组织开展参政议政工作对进一步加强基层建设非常有利,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体现了参政党的基本职能,使之有别于一般的社会团体。而且通过参政议政活动的成效还能反映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及成员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增强会员立会为公、参政为民的参政党意识和自豪感,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基层活动的内容,增强了基层的活力。

二、基层组织参政议政存在的问题

参政议政是我国各民主党派最基本、 最重要的政治职能之一。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 “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职能的拓展和延伸。但在推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进程和实践中,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挑战。特别在高校中的基层组织在参政议政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单一“专业”正逐步限制民主党派“话语权”。民主党派所聚集的专家与学者多数集中在高等院校、 科研机构、专业部门及非公企业、大多是从事某一领域(行业、实业)的专业研究。由于缺少对政府和社会公共机构的行政与管理经验,知情渠道缺失或者不畅通的问题尤为严重,这使得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时与相关党政部门相比,缺乏对党政相关第一手资料的掌握,自然民主党派对党政的建议就缺少可操作性,在参政议政时欠缺“话语权”,多数建议不容易被相关职能部门采纳。
   2、速配“人物”正逐步影响民主党派“话语权”。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在年龄结构上正逐渐以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为主;新一代党派“代表人物”,相当一部分是政治需要“速配”而成,在党派中缺乏影响力和旗帜性,不仅不服众,而且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对执政党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3、应付“参政”正逐步弱化民主党派“话语权”。一方而,党派成员积极参政议政,但其所在单位却将“党”与“非党”区别看待,对于党派成员为党派工作所付出的劳动“视而不见”,往往不将党派工作计入本单位考评范围,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热情。另一方而,党派基层组织开展活动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降低了组织的吸引力;大多数地方组织机关没有编制,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又均为兼职,在时间和精力上难以兼顾党派工作,这种“应付式”的参政议政很难让党派机关的工作质量得到保证。
    4、新生“智囊”正逐步替代民主党派“话语权”。随着社会对政府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和专业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级政府也组建了各种专业研究机构和专家委员会来作为自己的智囊,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新的“政策咨询”协会,专门为地方政府及其部门提供决策咨询与技术服务。与这些研究机构(协会、专委会)和智囊团相比,民主党派的专家学者在数量和资源整合能力方而都有着一定差距,所提意见和建议很难获得政府足够重视和信任,有的甚至被认为是“唱反调”,其结果往往是“冷处理”。
   5、说到参政议政,其实更多的情况是民主党派议政比参政要多,这是因为参政的机会很少。尽管各级组织里按照比例政治安排了一些党派成员担当领导职务,不过对于基层组织的党派成员这样的机会很少,他们对政务的了解微乎其微,所以对于参政不能参与其中。高校基层组织的成员在系部任领导职务的比例不小,不过因为高校是个教育机构,关于学校的政务需要参与的机会也不是很多。由于工作的原因,党派成员在这个象牙塔里,接触社会少,对于参政更加没有话语权了。

三、新时期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对策思考

参政议政目前虽然存在着上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作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参政议政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深入研究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对于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需要对参政议政进行准确定位。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具有政治性、合作性、参与性、监督性、智库性、利益表达这些特点。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以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基本宗旨的前提下开展的一项任务。与执政党的执政目标高度一致,是以合作为目的。具有合作性。参政当的参政议政不是对执政党权力的分割,具有辅助作用,只是参与管理而已。同时参政党参政议政本身也具有监督性,对执政党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对执政党忽略的问题进行提醒等,这些都是对执政党监督。民主党派在参与高层政治协商开展调研提案活动时提出意见建议,应具有高层次,智库性质的特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代表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对自身组织和成员的利益表达很少。
   其次,加强对参政议政规律性的研究。正确的行为需要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参政议政的行为同样需要理论的指导。加强对参政议政的规律性研究,对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现实的紧迫性,目前对参政党建设理论的研究较多,但专门研究参政议政理论和规律的却很少。参政议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对其客观规律缺乏认识所造成的。它涉及参政议政的各个环节,诸如,如何发现、培养参政人才;在政府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党派成员,如何定位、怎样工作的效果更好,效率更高;与中共党员干部如何共事,如何既坚持党委的领导又体现工作的自主性等。
   第三,制定具有刚性和可操作性的参政议政运行机制。制定具有刚性和操作性的运行机制,是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的必由这路。参政议政的运行机制是个系统工作,它包括外部环境建设与党派自身参政议政建设。在外部环境方面,主要责任在执政党身上,在这方面执政党应有足够的信心和决心,参政议政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只会进一步增强执政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应对参政党成员参加政府机构的范围、比例作出明确要求;制定具体的政治协商程序和力一法,减少随意性;重视政府部门与民主党派的对口联系,以此为突破口,大力协助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使各民主党派根据各自所联系的政府部门,确定自己的重点研究和发展力一向,以建立和发展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高水平的智库型智囊机构,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提供事关全局的具有战略性的规划和建议。
    第四,建立对人才的发现、培养和输送机制。当前,参政议政的人才建设是制约参政议政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要为参政议政服务,要在保持主体界别的同时积极拓展发展范围,注重吸纳社科、经济界专业人士及政府部门的公务人员。建立参政议政专业知识的全员培训制度,提高全体成员参政议政的整体素质,建立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机制。同时执政党要有针对性地为民主党派输送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以弥补党派的人才缺口。
   第五,建立参政议政的保障机制。参政议政的保障机制,首先是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保障,这力一面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要站在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高度来认识和加以解决。应建立调研经费的保障机制和正常的增长机制,并在人力、物力力一面给予积极的配合与支持。还要建立与政府部门的协调机制,及时沟通调研力一面出现的各种困难与问题,加强与统战部和政协的协调与合作,为调研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六,注重发挥参政议政的利益表达功能。正确认识民主党派的利益代表与共产党利益代表的关系,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代表所联系群众的利益。首先代表和维护好本党派成员的利益,构建本党派内部的和谐利益关系,在此基础之上,同时兼顾其它社会成员的利益,密切关注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相关的社会问题。做到组织和成员利益服从国家整体利益。
   总之,深入研究参政议政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是新时期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重要载体,也是体现我国政党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力一面。


手机看 更便捷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www.ccmj.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长春委员会

吉ICP备14004168号-1